号: 003187392/202301-00020 信息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宿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
成文日期: 2023-01-13 发布日期: 2023-01-13 16:00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工作总结】宿州市市场监管局2022年工作总结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工作总结】宿州市市场监管局2022年工作总结

来源:宿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3-01-13 16:00 编辑:宿州信息公开074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的正确领导下,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上下齐心、破难而进,为全市稳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06223户,同比增长9.41%,增量位居全省第3截止全市20221231日实有各类市场主体584275户,位居全省第4智慧市场监管和“464”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被省委《安徽信息》刊载,其中智慧市场监管得到省委书记郑栅洁书记批示肯定;质量药品、双打工作连续2年在全省考核考核中位列第一档次商事制度改革、药品安全监管荣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显著激励;综合执法支队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授予全国市场监管卫士称号,1名同志被司法部授予全国行政执法先进个人药品稽查、智慧监管、“464”行动、质量监管、卤制食品分别在全省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一、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市场准入更加便利。出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三十条措施》,上线企业开办掌上办”APP,全面推进简易注销证照并销一证多址歇业备案等改革举措,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办结率达99%,开办时间从一日办结压减至0.5个工作日,市场主体准入、退出实现一网通办”“零成本

市场环境更加优化推进市场主体倍增,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发展调查分析,牵头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近五年力争年增市场主10万户得到市委杨军书记肯定。

市场空间更加广阔推行柔性执法,出台《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领域创新监管创优营商环境实施意见》,建立轻微违法行为免罚、一般违法行为从轻、一般违法行为减轻、不予实施行政强制项4项清单。

  二、两个战略扎实推进,发展高线稳步提升

一是“464”服务行动,推进质量强市战略。“464”行动深入推进。面向双招双引、产业、园区、企业四个方面,提供市场准入、质量管理、标准计量、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六项服务,建立全程代办、一网通办,宿事速办、定期督办四办机制,实施你点我办”“你需我助”“你困我帮”“你优我奖服务模式,指导1024家规上企业和252家高新技术企业革新生产工艺。工作经验被省委《安徽信息》第217期、《中国市场监管报》《中国质量报》《市场监管》刊载,在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质量基础更加坚实技术支撑进一步提升,协调省技术机构,设立设立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宿州工作站、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宿州分院,新建计量标准11项,制修订立项国家行业标准10项、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17项;建设8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解决企业需求292条,企业发展难题65项,指导企业发布标准自我声明2986项。质量管理有效提升。强化质量人才配备,规模以上企业首席质量官覆盖率达91.2%、标准化总监覆盖率达55%。强化专家服务。品牌建设强力推进。建立省政府、市政府质量奖培育企业库,皖美品牌培育企业库,合计入库企业达163家。新获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18个、皖美品牌示范企业6个、认证食安安徽品牌11个。认证食安安徽品牌11个。

二是聚焦四个提升,推进知识产权强市战略。知识产权创造提升,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6件,新获安徽省专利金奖1个,实现我市金奖零的突破知识产权运用提升,新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培育企业11家,省级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2家。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形成公、检、法、司、市场、文化等部门协同、横向联动的知识产权保护衔接机制。知识产权服务提升,组建宿州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新增专利导航基地1个、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个,萧县、市经开区试点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托管服务。

三个监管扎实监管效能持续提升

法治监管逐步加强。推进监管事项、工作力量、领导力量、执法力量四整合改革,探索开展一业一查双随机部门联查,合并13个方面358项监管事项,联查比例达92%,高于全省平均85%全省率先开展执法办案电子数据取证大比武,得到省局肯定全省首创实行查、审、罚三分离机制,印发《行政处罚案件调查、审核、处罚分离程序规定》。 

信用监管逐步健全。大力推行智慧化+信用化+网格化监管,信用风险分类抽查任务占比达81.6%,抽查企业问题发现率达42.4%

智慧监管逐步推进。创建6个信息库和4个专题库,20O多个功能模块,归集13类数据2000余万条完成57家市场主体一企一码身份赋码。组建市、县区、基层3+1+X网格化监管体系,按照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闭环处理。建立产品类别库,构建开放式行业领域分类标签监管清单通过智能信息化执法装备,实现执法过程规范化、高效化、可视化。智慧化+信用化+网格化监管体制确立1.7万部电梯张贴救援标识并纳入96366电梯应急救援平台,平均救援用时缩短到4分钟,全市60家气瓶充装单位追溯平台接入市场智慧监管系统,实现70万只气瓶智能赋码,全过程跟踪追溯。智慧监管工作成效被省委《安徽信息》第103期刊载,得到郑栅洁书记批示肯定。

(四)四个安全防线筑牢,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食品安全监管步履不停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全市10543名干部包保46329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67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总监任命上岗履职,全省率先完成两个责任试点任务。全省率先建立实施食品定期风险会商机制,探索开展食品安全责任险试点。食品生产企业建档率、食品小作坊登记率、农贸市场销售者建档率均为100%食安封签使用覆盖餐饮单位3200多家。深入开展守查保专项行动,排查处置食品安全风险隐患8234条。药品监管与服务并行全省率先出台《宿州市十四五药品安全发展规划》,建立宿州市药品质量安全风险研判会商制度。促成省药监局和市政府签订《合作推进宿州市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设立宿州市医药创新柔性服务工作站,助力医药产业发展。特设安全智慧监管增强开展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百日行动,检查单位2400多家,整改安全隐患236处。推进96366电梯应急救援平台建设,全年受理电梯应急事件2551起,处置困人事件1390起,成功救援2368人。开展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提升行动,全市97万只气瓶实现一瓶一码47家液化气充装单位实现网络远程连锁,控枪管理。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勇求突破。对危险化学品、电线电缆、水泥等20类重点产品开展质量安全隐患排查与处置。

严守市场监管职责,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先后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工作调度会议进行落实。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落实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完善日常巡查制”“包保责任制督查督办制工作制度。二是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安徽冷链食品追溯平台4230批次赋码销售、索证2452个。开展阳性进口冷链食品应急处置演练。三是落实药品企保质稳控监管。落实一退两抗药品销售应登尽登,充分发挥监测哨点预警监测作用。安徽省药品零售登记与动态监测系统共销售药品1105606人次。四是严格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定期,召开约谈会。确保重点人群按时检测率达95%以上。五是市场保价控稳。发放《临时性管控期间销售生活必需品明码标价提醒告诫书》,检查经营蔬菜和肉类经营企业约1550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