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家电维修服务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焦点之一,自今年315曝光家电维修服务乱象后,宿州市消保委、宿州市市场监管局12315指挥中心收到消费者关于家电维修服务的投诉和咨询量增大,为了提高广大消费者家电维修服务维权意识,减少被欺诈风险,提醒注意以下事项:
一、选择正规渠道,核实维修资质
1、首选官方渠道:通过产品说明书、品牌官网或官方APP查询售后服务联系方式,或选择品牌授权的正规维修商,避免轻信网络搜索、小广告或自称“400”开头的非官方电话。
2、核实资质与身份:确认维修商是否具备营业执照,维修人员是否持有资质证书、穿着工装并佩戴工牌,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微信小程序查询企业合法性。
3、拒绝“杂牌游击队”:安装或维修时需确认是否为品牌授权人员,避免选择无证照或技术资质的“野马”维修点。
二、明确收费明细,避免“小病大修”
1、提前确认费用:维修前要求商家明确告知检测费、配件费、人工费等明细,并确认是否明码标价,警惕虚构故障、更换非必要配件或加收未标明的费用。
2、对比官方报价:可通过品牌客服或官方渠道了解维修服务的标准价格,防止维修人员随意抬高收费。
三、警惕虚假宣传与低价陷阱
1、谨慎对待促销活动:对“特价”、“秒杀”等宣传保持理性,核实商家资质和用户评价,避免因低价选择非正规服务。
2、注意“延保服务”条款:购买延保需确认承保方(品牌或第三方)、保修范围及是否包含人工损坏等细节,避免与“三包”混淆。
四、保留凭证,维护自身权益
现场查看故障检测过程,索要并保存凭证:包括维修单据、支付记录、更换配件清单(建议保留旧件作为证据)以及线上沟通的聊天记录、订单截图等。若遇纠纷,先与商家或平台协商;协商不成,可通过智慧“315”、“全国12315平台”、微信小程序或拨打12315热线投诉。
五、其他注意事项
1、超期家电谨慎维修:超安全使用年限的家电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建议优先参与政府“以旧换新”补贴政策,通过正规渠道更换新机。
2、验机与安装规范:收货时核对产品型号、配件完整性,安装前确认免费项目及收费标准,避免额外费用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