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市场监管部门以“方便企业、放管结合、从严监管”为原则,通过调减申请材料、推进全程网办、压缩许可时限等举措,大幅提升食品生产许可办理便捷度,让企业更高效地提交申请、在更短时限内获取许可,切实享受改革红利。在此基础上,监管部门创新推出“提前介入”帮扶服务,重点面向中小微食品企业,引导企业在合法合规框架内优化生产条件,具体涵盖审图指导、生产许可申办咨询等内容。这项服务可帮助企业提前规划布局,有效减少弯路与不必要损失,同时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此外,通过宣贯法律法规,能够助力企业牢固树立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当出现企业生产的产品存在争议、属于创新食品,或《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未涵盖且无对应审查细则、相关要求不明确时等特定情形,“提前介入”则更具必要性。在以上特殊情况下,市场监管部门需联动卫生健康、发改等多部门沟通协调,明确监管标准与要求。若省略提前介入环节,一方面企业可能因未能准确理解政策而出现严重合规问题,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可能因许可时限紧张,导致沟通不充分、现场核查准备不足,最终出现许可结论与后续监管要求相矛盾的情况。提前介入则能有效规避上述问题,实现生产企业与监管部门的“双向利好”。
需注意的是,“提前介入”本质是服务事项,监管部门应避免过度干预的“保姆式服务”,不应全程替企业决策、混淆服务者与决策者角色。在鼓励企业选择此项服务的同时,需清晰界定双方角色。强调服务仅为指导,监管部门提供的指导意见并不影响企业和个人根据自身意愿正式提出相关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