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护航农村食品市场远离假冒伪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宿州市市场局特制定《农村地区专项监督抽检工作方案》,从以下五个方面助力农村地区打击假冒伪劣食品。
一、明确重点抽检品种和场所,精准排查风险:将粮食加工品、食用植物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酒类、调味品、饼干、薯类和膨化食品、食用农产品等农村地区消费量大的食品为重点品种。以线下中小型超市、农村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小食杂店、小型餐馆等为重点场所,线上综合电商平台、直播平台、农产品交易平台等为重点对象,通过对这些重点品种和场所的抽检,提高了发现假冒伪劣产品的概率,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治 。
二、严格规范抽样检验和数据报送,确保结果准确可靠:抽样人员和承检机构严格按照《安徽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25版)》执行抽样检验工作,承检机构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限和规范要求报送抽检数据至“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系统”,并及时上报检验工作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一系列规范的操作保证了抽检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认定和查处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三、及时开展核查处置,阻断假冒伪劣产品流通: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收到不合格食品检验报告后及时送达食品生产经营者,按规定要求督促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并依法开展核查处置工作。对于不合格检验结论表明可能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在24小时内启动核查处置工作。通过及时的核查处置,能够迅速阻断假冒伪劣产品的进一步流通,减少其对消费者的危害,同时对生产经营者形成有力的震慑。
四、加强网络抽检,适应新销售模式:采取网络抽检与线下抽检相结合的方式,且网络抽检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规定平台或产品必须有一类在宿州市本地,网络抽检不少于任务的10%。随着网络销售的普及,农村地区也存在通过网络购买食品的情况,加强网络抽检能够适应新的销售模式,对线上销售的食品进行有效监管,防止线上的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农村市场。
五、信息公布与社会监督,形成打击合力:由市局统一向社会公布食品抽检信息,通过信息公布让消费者了解农村地区食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鼓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监督,设立投诉举报渠道,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形成全社会共同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的良好氛围,助力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工作的开展。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有效举措,食品监督抽检切实发挥了“侦察兵”和“守护者”的关键作用,为农村食品市场的风清气正筑牢防线,有力保障了农村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让农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