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贸易中,知识产权纠纷已成为出口企业的主要风险点。为帮助企业规避损失、保障合规经营,现精简发布出口前必查的五大知识产权重点问题:
一、提前完成海外权利布局。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国内权利在境外无效,需通过PCT途径、马德里体系等,优先在核心出口国注册专利、商标,留存研发记录与权利证书,防范抢注与盗用风险。
二、全面排查侵权风险。委托专业机构检索目标市场专利、商标等,比对产品技术特征与品牌标识,结合当地侵权判定标准(如美国实质判断、欧盟字面认定)制定规避方案。
三、严格审查贴牌授权。承接OEM/ODM订单时,核查委托方知识产权授权文件真实性,在合同中明确侵权责任划分,避免因委托方瑕疵陷入诉讼。
四、吃透目标市场规则。提前掌握出口地法律与处罚标准:美国防范“337调查”,欧盟警惕海关扣押,新兴市场加强商标抢注监测,同步储备律师资源与应对预案。
五、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搭建“产品-知识产权”清单,建立定期审计与风险监测机制,通过专业团队或第三方机构强化合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