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气温高、湿度大,细菌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因此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多发期,为进一步防范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砀山县消保委发布秋季餐饮食品安全提示如下:
一、餐饮服务提供者依法经营:
1.合法依规经营:确保持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亮证亮照经营,不超范围提供餐饮服务。
2.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食品安全责任,加强内部食品安全管理与自查自纠。
3.加强人员管理:从业人员须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规范操作行为,工作时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4.严控食材安全:购买食材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可溯、新鲜安全,严禁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不得使用有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感官性状异常情况的食品及原料。
5.保持环境整洁:加工场所、餐具用具每日清洁消毒,防蝇防鼠设施完备,厨余垃圾及时清理,做好防蝇、防鼠、防虫等工作,营造良好就餐环境。
6.规范加工操作: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规范加工制作行为,遵循生熟分开、烧熟煮透等原则,避免交叉污染;冷食、生食等高风险菜品严格按规范制作。
7.做好餐饮具清洗消毒:规范餐饮具洗消行为,清洗消毒后的餐饮具要放在密闭的保洁柜内。使用集中消毒餐饮具的,索要供货单位的营业执照和消毒合格证明。
二、消费者理性消费:
1.选择正规饭店:外出就餐时,优先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食品安全量化等级较高(A 级、B 级)的餐饮单位,避免在卫生条件差、无证经营的摊点就餐。
2.谨慎选择食物:尽量选择当季新鲜食材制作的菜肴,少吃或不吃生食海产品、凉拌菜等高风险食品;就餐前要注意检查食物感官性状是否异常、是否新鲜、是否烧熟煮透,就餐后索取发票等凭证。谨慎食用野菜、野果等,防止食物中毒。
3.注意个人卫生:就餐前要洗手,使用公筷公勺,倡导分餐制;用餐过程中,如发现食物有异味、变质等问题,应立即停止食用。
4.践行光盘行动。根据用餐人数合理点餐,荤素搭配、均衡营养、避免浪费;倡导文明用餐,养成 “吃多少点多少” 的良好习惯,积极践行 “光盘行动”。就餐结束时要主动进行剩菜打包,避免浪费。
5.增强维权意识:妥善保管消费凭证,如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或消费纠纷,及时拨打 12315 投诉举报电话,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网络订餐需注意:
1.选择优质商家:优先选择有实体门店、具备食堂条件,或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实时查看食品加工过程的商家,注意查看商家的证照信息、消费者评价等,谨慎选择无证照或证照不全的商家。
2.合理点餐:尽量不网购凉菜、生食品种、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根据实际需求和食量点餐,避免盲目下单造成浪费。
3.注意送餐卫生:收到外卖后,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密封,食品有无受到污染或变质迹象;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及时食用。
消费者如果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或发生疑似食品安全事故,请及时拨打“12315”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