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局动态

宿州“银龄+”织密233个社区保健食品消费安全网

发布日期:2025-10-10 14:53 来源: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科 编辑:市场监管局 阅读次数: 字号:

今年以来,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老年群体保健食品消费安全痛点,以“银龄行动”为牵引,创新构建“专业赋能+情感共鸣+常态服务”工作体系,通过建强志愿队伍、启用银发代言人、搭建服务网络,推动保健食品科普宣传覆盖全市所有社区,切实守护老年群体“养老钱”,相关经验获基层群众广泛认可。

建强“科普轻骑兵”,实现服务网络全域覆盖将志愿者队伍建设作为科普落地的“先手棋”,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联合社工部、民政、卫健等部门组建保健食品科普宣传志愿者队伍,广泛吸纳社区工作者、大学生、退休干部等群体,通过“专家授课+案例剖析+模拟演练”三维培训模式——邀请食品营养专家讲解成分鉴别知识,结合“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典型案例拆解陷阱,组织模拟答疑提升实战能力,打造兼具专业度与活力的服务队伍。目前,该队伍已实现全市233个社区全覆盖,常态化开展“进社区、进商超、进康养机构”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超2万份,将消费安全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

启用“银发代言人”,打造情感共鸣传播载体创新推出“银龄科普代言人”机制,各县区遴选3-5名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老年人,经系统培训后化身科普使者。代言人以“同龄人”视角,通过“唠家常”“讲故事”方式开展宣讲,结合自身或邻里遭遇的消费骗局现身说法,用“以前被‘免费讲座’忽悠,现在听老伙计讲案例才知是骗局”的真实体验,打破老年群体认知壁垒。该模式凭借“接地气、有温度”的优势,让科学选购理念深入人心,成为科普宣传的“活名片”。

搭建“立体服务网”,构建常态保障工作格局建立“线下固定咨询+线上专线响应+特殊群体上门”服务体系,筑牢消费安全屏障。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各社区设立“保健食品咨询日”,由志愿者与市场监管人员联合值守,通过真假实物对比、“蓝帽子”标识解读,现场传授鉴别技巧开通“银龄健康咨询”专线,24小时回应群众疑问针对独居老人开展“敲门行动”,上门提供定制化服务,形成“线上即时答、线下面对面、特殊群体送上门”的立体服务模式。建立“积分奖励+评优表彰”激励机制,通过“中国志愿”平台记录服务时长,每年评选优秀志愿者并公开表彰,激发队伍活力,推动保健食品消费投诉量同比显著下降。

下一步,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深化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推动“银龄行动”提质扩面,逐步构建“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保健食品安全治理格局,让科普服务更精准、更暖心,切实筑牢老年群体消费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