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局动态

“你点我帮”助力企业闯出新赛道

发布日期:2025-07-02 10:45 来源: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科 编辑:市场监管局 阅读次数: 字号:

安徽爱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秸秆纤维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景观工程、装配式建筑等领域,企业规模位居全国行业前五。近年来,随着出口业务快速增长,企业暴露出三大痛点:产品及原材料检测设备严重不足、成品质量稳定性差、新产品市场推广受阻,制约了发展步伐。

宿州市市场监管局急企业所急,依托“你点我帮”服务平台,主动对接企业需求。该局以“提质强企”行动为引领,组织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吴自成所长等5位技术专家组建帮扶专班,深入企业“把脉问诊”。专班聚焦企业三大难题,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方案,从检测能力筑基、工艺质量攻坚、市场拓展赋能三个维度发力,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质量分析+专家会诊+整改提升”的“464”高质量发展服务“5512”工程模式,宿州市市场监管局做细做实技术帮扶巡回问诊工作,助推企业加强标准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产品质量与竞争力。仅降本增效一项,就为企业每年直接增加收入5000万元以上。同时,其“秸秆共挤木塑”系列产品成功通过SGSCE等国际权威认证,出口至美国、英国、欧盟、中东等82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端供应链。

一、补强检测能力,筑牢质量根基

针对企业实验室设备短缺,关键原材料入厂及成品出厂检验依赖外送,导致周期长、成本高、品控被动的问题,宿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专家团队多次深入企业诊断梳理检测需求,积极协调对接该研究院,解决了企业熔融指数仪、高精度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核心设备检测能力缺失的问题。同时,指导企业建立符合ISO/IEC 17025理念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并组织了检测理论与实操强化培训。此举使企业产品及原材料关键性能检验周期由20天缩短至3天。仅上半年,因及时检出5批次不合格原材料,就避免损失超1650万元,并节省外送检测费用125万元。

二、优化工艺配方,稳定质量命脉

针对客户反馈的产品批次间色差、收缩率波动大等痛点,宿州市市场监管局协调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组织安徽省家具及家居环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所帮扶团队深入企业生产全过程。团队锁定关键控制点,通过调整抗氧剂、紫外吸收剂比例及相容剂种类,反复比对生产数据并结合产品物性测试,最终确定问题根源在于混料均匀度不足、挤出温控精度波动及冷却速率不均。帮扶专家团通过优化螺杆组合与转速参数提升分散效果,并经过多轮加速老化实验验证,显著提升了产品使用寿命。主导产品关键尺寸稳定性标准差降低42%,批次间色差ΔE值稳定控制在0.8以内,客诉率同比下降68%,不良品率下降55%,年减少质量损失逾3860万元。

三、构建推广体系,打通市场通道

针对企业新产品市场认知度低、客户信任建立难的困境,帮扶团队整合资源,指导企业制定高于国标的企业产品标准2项,参与国家标准制定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国际发明专利2项,助力其产品获“国家绿色设计产品”称号。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组织两场“大企帮小企”专场推介会,邀约30余家目标企业,促成5家实质性合作。通过“绿色认证+质量帮扶”组合拳提升客户信任度,新产品市场导入周期平均缩短40%,高端产品线销售额季度环比增长120%,年预期新增产值超6200万元。

宿州市市场监管局以“技术帮扶”为钥,解开了爱乐新材料发展的“枷锁”。面对复杂经济环境,企业营业收入年平均增长超20%,出口额年平均增长约25%,并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农业龙头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安徽省工业精品”、“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安徽出口品牌、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安徽商标品牌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宿州市市场监管局深化“提质强企”行动,聚焦产业共性难题,汇聚技术机构、高校院所之力,让“宿州制造”筋骨更强健、品牌更闪亮。通过成功的技术帮扶,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已成为皖北地区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全、服务配套最完备的家居产业园,被授予“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中国绿色家居产业基地”称号。园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安徽省著名商标6个、安徽省名牌产品12个、宿州名牌产品31个,培育出“红树湾”、“东平”、“东大”、“新远大”、“绿野双鹏”等一批名优商标品牌,“顺河木业”、“埇桥人造板材”入选全国区域品牌百强。园区建材年产量突破400万立方米,工业总产值超1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