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力净化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宿州市市场监管局部署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截止目前,全市共排查各类生产经营主体2391户,发现风险隐患530个,已全部完成整改,立案查处各类案件16起,制作发布手册、海报、图解、视频等宣传产品604个。
一是筑牢食品安全“源头关”。对农村地区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进行全覆盖排查,突出肉制品、粉丝粉条、大米、食用植物油等重点品种。重点治理生产加工场所环境脏乱差、加工人员卫生防护不到位、设备设施不定期清洁、未建立清洁消毒制度等问题。
二是强化食品安全“销售关”。以农村集贸市场、城乡接合部农贸市场、面向农村的食品批发市场以及农村地区食品销售主体为重点,着力排查进货查验制度落实不到位、销售“三无”“山寨”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等突出问题。强化农村特殊食品经营主体检查力度,重点排查混放销售、进货查验不落实等问题,规范农村地区特殊食品经营行为。以米、面、油、肉、蛋、奶等大宗食品为重点,建立完善农村食品经营店供货商监管台帐,加强食品供货渠道监管,从源头管控食品安全风险。
三是抓实食品安全“网监关”。压紧压实传统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等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开展网络专项监测和广告监管,排查是否存在明示或暗示食品具有疾病预防治疗等功效的问题。
四是严把食品安全“抽检关”。开展农村食品专项抽检。结合本地年度食品抽检计划,以粮食加工品、食用植物油、食用农产品等农村地区消费量大的食品为重点品种,加大食品抽检力度,排查风险隐患。根据专项行动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25年宿州市农村地区专项监督抽检方案》,计划抽检200批。
下一步,宿州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综合治理相关制度标准建设,选树典型经验,形成制度成果。确保做到严肃查处一批假冒伪劣食品、办理一批违法案件、严惩重处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固化形成一批制度成果,持续推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行动走深走实。